提前到达机场(国内航班建议提前1-2小时,国际航班提前2-3小时)。
携带有效身份证件(身份证、护照等)办理登机牌,托运行李需符合航空公司规定(尺寸、重量限制)。
非托运行李中,液体物品单瓶不超过100ml且总量不超过1000ml,充电宝容量不超过2万毫安。
身份验证:向安检人员出示身份证和登机牌(或电子二维码)。
物品分类:将电子设备(电脑、平板等)、充电宝、雨伞、液体物品单独放入托盘;外套、帽子等需脱下过检。
人身检查:通过金属探测门,若携带植入医疗设备(如心脏起搏器)需提前声明。
行李检查:随身行李通过X光机,若触发警报需配合开包检查或丢弃违禁品(如尖锐物品、易燃品)。
根据登机牌找到对应登机口,留意广播和屏幕提示(登机口可能临时变更)。
起飞前30分钟关闭登机口,需提前到达;登机后按座位号入座,大件行李放头顶行李架。
行李安检:所有行李需通过X光机,旅客需将随身包、行李箱放入传送带[类比机场流程]。
人身检查:通过金属探测门,携带金属物品(如钥匙、手机)需提前取出[类比机场流程]。
身份抽检:部分车站需随机查验身份证件,与购票信息核对[类比机场流程]。
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品、管制刀具、腐蚀性液体等危险物品[类比机场规定]。
充电宝通常可随身携带,但部分车站限制容量(如不超过2万毫安)[类比机场规定]。
智能安检设备可自动识别常见违禁品,减少人工干预[类比技术升级趋势]。
特殊人群:孕妇、携带医疗植入设备者需主动告知工作人员。
隐私保护:安检过程避免拍照,配合检查时尽量减少身体接触。
违禁品公示:提前查看机场/车站公布的禁带清单,避免因误带物品延误行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