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定义,移动通信干扰器为正式名称,而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俗称呼。不同领域对设备的命名存在差异:
两者在功能描述中常被混用,包括手机信号阻断器、保密器、隔离器等十余种衍生称谓。技术文档显示这些名称均指向同一类设备。
均通过发射与移动通信频段相同的高强度无线电波,在基站与手机之间制造信号冲突,使终端无法解析有效数据包。具体表现为:
有效工作需满足设备发射场强>基站信号强度(BCH场强)。干扰半径受基站距离影响显著,距离基站500米时有效屏蔽范围缩减约40%。
商业保密 会议室内屏蔽无线传输 超低辐射设计(<1μW/cm²)
军事安防 敏感区域防信息泄露 支持Zigbee/LoRa屏蔽
新型设备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,可自动识别通信制式并调整干扰策略,相比传统模拟设备干扰效率提升30%。
通过精准频段控制将电磁辐射强度降至安全范围(符合GB8702-2014标准),避免影响人体健康。
结论:两者实质为同一类设备的不同命名,差异仅存在于应用场景的表述侧重。在技术参数层面,新一代产品更强调"智能干扰器"的概念以突出其自适应特性。